中國精神的本土起源,向上追溯,大抵都會溯源到儒道兩家??鬃印⒗献优c莊子是無可替代的文化密碼,甚至可以說是幾千年來一切社會、文學與藝術的文化基因,影響著我們的處世方式、文藝創(chuàng)作與情感表達。
《中國藝術精神》的作者徐復觀先生,大抵從這個理路出發(fā),為我們梳理了中國繪畫藝術的發(fā)展史,將繪畫藝術籠括到一個博大的文化傳統(tǒng)中。藝術包含的范圍寬廣,但就中國來說,文學和音樂大多有其社會功用,不是純粹的藝術。純粹的藝術是追求個人覺醒,安放個體生命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作者認為純粹的藝術只有在繪畫領域有發(fā)生的可能。按照這個思路,作者梳理了從人物畫到山水畫的發(fā)展歷程,論述的重點在山水畫,按照歷史相關順序探討了山水畫、畫論、南北分宗等重要的課題。作者把山水畫作為中國藝術精神的代表,山水畫是純粹可以安放個體生命的藝術,是人與自然相冥合的產物。這并不是作者朦朧的感性認識,而是經過層層考據嚴密推理而得來的結論。
這本書的第一章“由音樂探索孔子的藝術精神”,講述了儒家體系里的音樂精神及其在社會政治教化上的作用、對人格完善與修養(yǎng)的價值、對文學的啟示以及孔門藝術精神的轉化與沒落??鬃訛槿松囆g的藝術主張,并沒有囿于具體的藝術本身,而是著眼于整個人生,為人生而藝術的最高境界,是道德上的仁善和藝術上的美相統(tǒng)一的境界,也就是“道”,這有無窮的生命張力。盡管在后世中,孔子借由音樂精神所伸張的人生藝術在種種因素中始終衰微不振,但是徐復觀先生對孔子的藝術精神高度贊同:“將像天體中的一顆恒星樣地,永遠會保持其光輝于不墜”。
莊子的精神從第二章開始便貫穿全書。盡管莊子和孔子的藝術精神的最高境界是一致的,都是為人生而藝術,都是歸于“道”,但孔門儒家到底還有道義上的擔當,其藝術精神的抵達是通過道德的實踐來完成的。而在莊子這里,道德的實踐也成了生命中的束縛。莊子所走的是和儒家相反的完全個人化的道路,這恰好符合純粹的藝術精神:安頓個體的生命。中國藝術精神的實踐路徑歸于莊子這一脈居多。
尤其是莊子“技”與“道”的辯證關系,使得人生的藝術在思辨層面落實到了生活層面,由“技”入“道”,使得“美”有所居,同時亦可游。這可居可游的底色是虛靜澄明之心,不同于西方藝術中潛意識的幽暗無明。西方的藝術是在人世之外構建個人的象牙塔,這根基是不穩(wěn)定的,稍遇人世的復雜變動,極有可能轟然倒塌。而莊子的藝術世界是將整個人生包涵于其中的,整個人生都是莊子的審美對象。莊子并沒有站在人生的對立面去審視人生,而是以虛靜之心將人生涵納,超越俗世,獲得人生的審美和生命的安頓。這正是藝術精神的價值。
莊子將整個人生藝術化了,連“解牛”這樣的小事,莊子都能看出“美”,甚至進入“道”:以虛靜之心,達到主客交融的境界,從而手與心應,“官知止而神欲行”。這非常重要,對我們當下的生活亦非常有啟發(fā)意義。我們向往生命的充和安頓,但我們不能和自己當下的生命分離,對于生命或者生活的期望,要由思辨進入到實踐?!笆峙c心應”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手”是技巧,是生活中的實踐;“心”為虛靜,是超越世俗紛擾的安頓。這也正與中國的繪畫藝術相契合,同時這又是藝術的歸宿。尤其在魏晉之后,個體的生命開始覺醒,山水畫更是滿足了人們對于生命氣質的獨特追求,是個體生命的安頓與表達。人們在自然山水中完成了生命的超越和審美,也得以從中窺見自己的生命精神,完成“美”的映照。然而,書中所舉例的山水畫也是出于其美術史上的意義。理解莊子為人生而藝術的精神,絕不能僅僅限于繪畫。莊子是寬闊的。
“逍遙游”對于莊子來說,非常重要。“游”是放松的,是超越的,是美的。莊子的理想境界就是“逍遙”。同上所述,對于我們大多數人來說,要抵達“逍遙游”的境地,還是要落實到具體的生活實踐上。找到自己的生命“可居”,以此為出發(fā)點,去“游”莊子的萬千世界,從而找到“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那個自我的精神,那是人的第二生命。
而中國的山水畫,就是這可居可游的不錯選擇。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cellautomat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