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在一起集體教研、備課的形式有很多種,不知何時起,有了一種“磨課”的教研形式,近年來慢慢成了很多學校重要的教研活動之一。一般“磨課”過程是這樣的:老師們坐在一起,選定一堂課當作教研內容,先進行集體分析、說課,確定教學方案,再由某位教師執(zhí)教,組織同伴觀課,有時還會錄像,然后大家共同議課、評課,尋找不足,再次修改教案,由某位老師重新再講一遍,再觀課、議課……如此反復直到最終把課上得滿意為止。
不可否認,教學的確需要反復磨煉,磨煉是個體成長的路徑,也是教師團隊有效發(fā)展的路徑,青年教師尤其需要不斷磨煉。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師曾坦言,自己是用一生的時間在備一堂課。細想一下,于漪老師說的也應該是一種“磨課”,她一輩子都在“磨課”,一堂好課需要一輩子的磨合與磨煉。
但讓人頗感遺憾的是,時下的不少“磨課”已經開始走歪了,讓“磨課”這種集體教研、備課形式出現了不少的問題。
第一,不少“磨課”直接追逐光鮮亮麗的結果,而把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放在次要地位。有些學校的“磨課”是專門針對公開課和各種賽課而開展的一種教研活動,為了上好一堂讓人嘖嘖稱贊的公開課或者是為了贏得賽課的獎項,在一周前甚至半個月、一個月前就開始針對一堂課進行“磨課”,有時一節(jié)課可以試上幾遍、十幾遍甚至幾十遍,這樣“磨”下來,老師的課上得非常流暢、熟練,課程中的教學理念表達得也十分清晰,語言、教態(tài)都接近完美。這樣的“磨課”創(chuàng)造了一堂完美的課,卻能讓這位老師的教學能力提升多少?我們常常看到,公開課后或賽課之后,主講老師的課經常會被“打回原形”,我更愿意把這種類型的“磨課”稱之為“排練”,只是為了最后的演出。
第二,反復“磨課”太過消耗教師的時間。筆者也曾參加過一些“磨課”活動,一次“磨課”少則一節(jié)課,多則大半天。如果某所學校把“磨課”當成了主要的教研形式,三天兩頭搞“磨課”活動,這種過于頻繁的“磨課”活動只會讓老師疲于應付,其收獲反而可能會下降。這就像老師給學生布置過多的作業(yè),學生沒有足夠的學習和思考時間,那么他們就會敷衍了事,作業(yè)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磨課”活動占用時間長、牽扯人員廣,開展起來一定要慎重,要少而精。
第三,“磨課”的內容和方向需要進一步調整?!澳ァ闭n,我們究竟要“磨”什么?仔細觀察,很多“磨課”活動的本質都是在“磨”課堂的掌控,教師不斷磨煉教學過程的起承轉合,讓過程更加自然流暢,磨煉各部分教學的比重和時間配比,還有不少功夫花在了磨煉語言表達的流暢、精準以及一些個人技巧上。這樣的“磨課”,磨來磨去,會把一堂課磨得像鵝卵石那樣光滑,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在預設和掌控之中,不會“扎手”,不會出現意外。
但我更想說,課堂是生命的在場,一堂好課更應該是師生共同開展的一次探險旅行,旅途中會發(fā)現你預想不到的風景,有時那些意想不到才是課堂上最亮麗的景觀,才是一堂課最有價值的地方,抓住這些東西有可能會讓學生有更大的收獲。只是反復磨煉課堂的流程、語言、技巧甚至教態(tài),這或許真的沒有磨到點子上。
當我們長時間、沒有學生參與去打磨一堂課,我們能打磨的只是教師的主體行為,也就是教師教的過程,這個過程做得再完美,也只是教師某種程度上的“一廂情愿”,隨著“磨課”時間的加長,它的危害也就會顯露出來:教師不斷地磨一堂課,就會把教學過程磨成一條既定的、無法再改變的、僵化了的車轍,很難在真實的課堂給予學生更多發(fā)揮的空間,課堂很可能也會隨之僵化,缺乏真實反饋。因此,沒有學生真實參與的“磨課”最好不要太長時間,不要過于看重教學流程的打磨,不要太糾結時間安排這些問題,大家應該在如何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機會上多出一些點子,想一些辦法,貢獻一些個人的智慧。
當然,對于經驗嚴重不足的青年教師,對教學流程、語言、課堂掌控、基本技巧的磨煉還是有必要的,這是另一回事。
最后,我想由“磨課”說開來,再去談談以“磨課”為代表的集體備課和集體教研。有些老師在試磨了幾十遍之后,往往都會說一句話:“這課我上得都反胃了,要吐了!”為什么會反胃呢?一是因為簡單的重復,總會讓人有“膩”的時候。還有一點,在這種集體共“磨”一課的情況下,被“磨”的老師要不斷聽從大家的各種意見,越磨越可能會失去自我,咀嚼的都是別人喂的東西。而且這位老師被磨完之后,真正走上課堂時,他是一個機械的執(zhí)行者,在執(zhí)行一個大雜燴式的教案,教起來會感到非常不舒服。
這時我就想談談集體備課與集體教研的比例問題。當一所學校全部用集體備課的形式占滿教師所有的備課時間,比如用這種“磨課”完全代替教師的個人備課,再用集體教研活動完全占滿教師的所有教研時間時,教師就會失去自我。集體備課、集體“磨課”,經過大家的群策群力,最終好像可以讓學校中所有老師都能用同一種最優(yōu)化的方案去上某一堂課,但事實上并沒有哪一種教學方式、策略和過程是放之四海而最優(yōu)的,它一定要與教師的自身特點和班級學生的特點相適應。
要有共同“磨課”的時間,也要有教師個人的時間,教學需要技術,但教學更是一門藝術,藝術是不可以復制的,它需要體現個性,是自然生成的,而藝術的修養(yǎng)來自人文底蘊,人文底蘊就不能單靠集體“磨課”磨出來,真正的“打磨”需要閱讀、積累和感悟,需要一種情懷,需要一種熱愛,需要獨自坐冷板凳,需要自己閉關、面壁思考。
太過仰仗“磨課”活動,還會給一些年輕教師帶來心理依賴的問題。經過老師們的共同謀劃,一節(jié)課起承轉合都設計好了,上起來自然輕松愉快,從此以后“磨課”就是很多年輕教師的制勝法寶,但要是哪一天離開了“磨課”,他很可能就不會上課了。顯然,這是依賴,不是成長,真正的成長是在不斷試錯和糾錯的過程中讓思想變得敏銳,讓內心變得強大,讓胸懷變得寬廣。“磨課”可以借助同事的思想和方法,但真正的智慧在于自身的磨合與磨煉,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容不得急躁冒進,容不得投機取巧。
(潛海龍 作者單位系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qū)義蓬中學)
《人民教育》2023年第5期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cellautomat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