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教材,國之大者。教材建設是國家事權,體現(xiàn)國家意志,是事關未來的戰(zhàn)略工程、鑄魂育人的基礎工程。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的要求,圍繞國家教材委員會加強教材建設和管理工作部署,我們設置了“教材建設和管理筆談”專欄,旨在宣傳教材研究和教材工作新進展,加快推進構建中國特色高質量教材體系。一起來看專家的觀點——教材建設和管理筆談?
林德全 河南大學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研究中心
隨著教育數字化進程加速和高質量教育建設的推進,數字化教材的發(fā)展可謂恰逢其時,而其建設則略顯緊迫。作為教材發(fā)展的新階段、新形態(tài),數字化教材應在建設伊始做好頂層設計,確保數字化教材建設的有序推進。數字化教材建設的頂層設計,應著重關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準確定位數字化教材的內涵。數字化教材作為數字化時代教材發(fā)展的新產物,其本質還是教材,需要具備教材應該有的全部屬性。但由于介質形態(tài)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已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材了。數字化教材既不是傳統(tǒng)的紙介質形態(tài)“復刻”為數字化介質形態(tài),也不是電子課本、電子書包等信息化產品的簡單翻版“包裝”。數字化教材,不是“數字化+教材”,而是“數字化*教材”,是教材與數字化技術深度融合后的新形態(tài)。
二是處理好與紙介質教材間的關系。與紙質教材相比,數字化教材具有針對性更強、多種模態(tài)并存及交互性便捷等優(yōu)點,但這并不意味著就可以完全取代紙質教材。一方面,數字化技術仍處于不斷的發(fā)展完善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及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另一方面,數字化教材作為一種新的教材介質形態(tài),也對使用者提出了不同于紙質教材的新要求。在使用者尚未具備熟練應用數字化教材素養(yǎng)的過渡時期,也需要紙質教材提供相應的輔助。另外,由于各地教育數字化發(fā)展程度各異,一些地方也還需要保留一定數量的紙質教材,因此數字化教材的應用不能“一刀切”地全面鋪開,更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tǒng)紙質教材。
三是提升教材使用者的數字素養(yǎng)。數字化教材建設不僅要考慮數字化教材本身的因素,還要考慮教材使用者的因素。特別是在當前,一方面數字化技術發(fā)展迅猛、日新月異,另一方面人們的數字素養(yǎng)和技能各不相同,甚至相去甚遠。數字化教材建設既要考慮與數字化技術保持同步、游刃有余的使用者,也要關注對數字化技術了解較少、使用水平不夠高的使用者。同時,要加快提升數字化教材使用者的素養(yǎng),助推數字化教材建設。
四是做好數字化教材建設借鑒。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很多國家都在大力推進數字化教材。一些數字化教材建設和應用起步較早的國家或地區(qū)在此過程中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也有深刻的教訓。我國各地在推進數字化教材的過程中也會因地制宜,形成各具特色符合地方發(fā)展實際的應用實踐經驗。無論是國外的經驗、教訓,還是我國不同地方的特色實踐,都應成為數字化教材建設和改進的有益借鑒。(作者 林德全系河南大學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研究中心)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cellautomat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