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第四小學探索多樣化的教學評價方式。圖為該校二年級學生參與游戲式結課評價。資料圖片
多年來,小學思政課的教學評價一直面臨難點。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是小學思政課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對該目標的評價難度較大、實踐經(jīng)驗較少,因此導致對小學思政課的評價往往更多停留在知識層面。
“教學評一致性”是指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對教與學的評價統(tǒng)一以課程目標為導向,評價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教學評一致性是提升小學思政課實效的關鍵。當前,小學思政課教學應該如何落實教學評一致性?
確立基于課程標準的學習目標
精準的學習目標是實現(xiàn)教學評一致性的基礎。要確立精準的學習目標,首先要把課程標準細化到每一節(jié)課上,其次要準確理解教材內(nèi)容所傳達的意圖,最后要充分了解學情,并依據(jù)學情進行確立。
以統(tǒng)編《道德與法治》教材五年級上冊《學會溝通交流》一課為例。教師要研讀課標要求,這部分內(nèi)容屬于道德教育,課標強調(diào)要讓學生理解平等待人的意義,懂得謙讓、友善,學會尊重。此外,教師還要了解此年齡段學生的特點:敢于表達但是比較自我,當有不同意見時容易各執(zhí)己見、互不相讓?;谏鲜鰞煞矫婵剂?,確立本課的學習目標為:愿意傾聽并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見,有不同意見時能理性表達、真誠溝通,懂得人有不同的看法很正常,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
設計基于學習目標的評價任務
科學的課堂評價有助于高效教學。在小學思政課教學中,如何設計指向落實知行合一的評價任務?首先,要讓評價任務與學習目標高度吻合,即學習目標是什么就評價什么。其次,要保證評價任務能讓學生一目了然。在考慮以上兩點的基礎上,教師設計評價任務還要兼顧內(nèi)容、要求和規(guī)則三個方面,盡可能構建多樣態(tài)、多維度的評價任務。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嘗試設計“挑戰(zhàn)式任務評價”,很受學生歡迎。具體做法是:課前進行探究性任務評價,課中進行研究性、挑戰(zhàn)性任務評價,課后進行實踐性、自主性任務評價。如此,評價得以貫穿學習全過程,實現(xiàn)課前、課中、課后一體化設計,學生的學習充滿自主性和挑戰(zhàn)性,從而保證思政課教學實現(xiàn)知行合一。
仍以《學會溝通交流》一課為例。課前,筆者給學生設計了兩個問題:一是“回憶某一次小組討論,當他人想法和你不一致時,你是怎樣想、怎樣做的”。二是“假如你就是那個知識面窄、表達欠佳的同學,你期待別人怎么對待你”。通過學生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教師基本能摸清學生的所思所想。圍繞這一課的三個學習目標,可以通過填空、選擇等形式進行評價,或者設計一些書面論述式評價。需要注意的是,采用書面論述方式時,一定要選擇一些活潑的形式。比如,筆者的學生在上課過程中會得到一個“課程護照”,在護照上他們可以記錄自己在與同學溝通時哪方面有待改進、有什么感受,以及覺得小組內(nèi)誰的言語舉止特別讓人舒服,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學生可以讓同學、教師或家長在“護照”上留言。這種評價形式讓學生饒有興致,為教師的引導調(diào)整提供了及時的反饋信息。在評價過程中,教師通過觀察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興趣、行為及各種表現(xiàn),對學生微小的進步及時作出肯定和鼓勵,指導學生采取行動或獲得方法和思想。同時,根據(jù)多方反饋,教師可以觀察自己的引導是否有助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并及時修正自己的教學行為。
設計切合學習目標和評價任務的教學活動
小學思政課的理論認知內(nèi)容看上去簡單,但對兒童來說仍然有一定難度。例如“換位思考”“民主”等概念,教師在教學初始階段要把這些概念講透?,F(xiàn)在有的教師不敢講,認為這不是體驗式教學。但課堂上該采用“講授式”時一定要用,要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課程內(nèi)容和評價任務,激發(fā)學生參與思政課學習的積極性,指導學生理解相關概念并儲備相關知識。
當然,思政課不能依賴單向講授,要調(diào)動學生共同實踐,實踐方式要與學習目標相一致。比如在環(huán)保內(nèi)容單元,學習目標是讓學生有環(huán)保意識并積極投身環(huán)保行動,學生需要在實踐中了解環(huán)境現(xiàn)狀。這樣的學習內(nèi)容采用項目式學習就比較合適,其學習方式也便于進行表現(xiàn)性評價。再如,統(tǒng)編《道德與法治》教材二年級下冊有《試種一粒籽》一課,學習目標是讓學生學會觀察,培養(yǎng)對自然的熱愛,并懂得等待的重要性。這樣的內(nèi)容適合與語文、科學等學科開展跨學科學習,讓學生自主觀察并撰寫觀察日記。
一些學習內(nèi)容本身知識性不是很強,比如統(tǒng)編《道德與法治》教材三年級上冊中“我們的學校”單元,就是要增進學生對學校硬件設施及歷史人文的了解,從而更加喜歡自己的學校。學生的喜歡須通過表現(xiàn)性評價來展現(xiàn)。在實踐中,筆者采用“口述史”形式開展評價,效果非常好。一名學生在采訪了4位校友和2位教師后,與同伴交流感受:“有一個大姐姐說我們學校是‘二流’學校,理由是比不上周邊那些特別有名的學校。對此我并不認同。經(jīng)過采訪,我知道我們學校有其他學校無法比擬的特殊之處,比如我們有健身器材、選修課程、自己的‘電影日’。因此,我覺得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特點,隨便說我們學校是‘二流’學校是片面的。我喜歡我的學校,因為這里適合我。”這樣的認知充分達成了課程的學習目標。
引導學生進行課后反思
杜威認為,反思“是一種得以產(chǎn)生思維活動的懷疑、猶豫、困惑、心靈困難的狀態(tài),是一種為了發(fā)現(xiàn)解決這種懷疑、消除和清除這種困惑而進行的探索、搜集和探究的行為”。我國古代的教育家亦強調(diào)“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小學思政課教學要實現(xiàn)教學評一致性,必須引導學生進行課后反思,其本質(zhì)也是學生自我再評價的過程。經(jīng)過學習主體自我反思,在認識及行動方面有所加強或改進,師生能更好地在反思中獲得新認識,從而達到自悟自信,將思政課知識認識升華為自我的行動實踐。
?。ㄗ髡呦当本┦泻5韰^(qū)道德與法治學科帶頭人、海淀區(qū)中關村第四小學高級教師)
《中國教育報》2024年11月12日 第09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cellautomat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