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學生資助工作進展情況
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
主要介紹三方面內(nèi)容:一是2018年學生資助政策落實情況;二是2018年學生資助重點推進的幾項工作;三是2019年學生資助工作重點。
一、2018年學生資助政策全面落實
2018年,在財政部、教育部等中央有關部門和各級地方政府,以及各級各類學校的共同努力下,國家學生資助政策體系日趨完善,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加大,資助管理水平進一步提檔升級,各項學生資助政策全面落實落地。
(一)受助學生超過1億人次
2018年,全國累計資助學前教育、義務教育、中職學校、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學生(幼兒)9801.48萬人次(不包括義務教育免費教科書和營養(yǎng)膳食補助),比上年增加211.07萬人次,增幅2.2%,加上營養(yǎng)膳食補助受助學生3700萬人,2018年合計資助學生達1.35億人次。
(二)資助金額超過2000億元,增幅超8%
2018年,全國累計資助金額2042.95億元(不包括義務教育免費教科書和營養(yǎng)膳食補助),比上年增加160.81億元,增幅8.54%。
具體到各個學段,2018年資助情況為:
1.學前教育:共資助幼兒951.57萬人次,資助金額111.91億元。
2.義務教育:全部在校生享受了免學雜費政策和國家免費教科書政策;8615.77萬學生享受了地方免費教科書政策,財政安排資金38.17億元;3700萬學生享受了營養(yǎng)膳食補助;1499.58萬學生享受了寄宿生生活費補助,資助金額190.99億元。
3.普通高中教育:共資助學生1332.74萬人次,資助金額189.79億元。
4.中等職業(yè)教育:共資助學生1629.70萬人次,資助金額399.96億元。
5.高等教育:共資助學生4387.89萬人次,資助金額1150.3億元,比上年增加99.56億元,增幅9.48%。
(三)財政投入近1300億元,增幅超6%
2018年學生資助資金中,財政投入共計1290.08億元(不含義務教育免費教科書和營養(yǎng)膳食補助),比上年增加79.46億元,增幅6.56%。其中,中央財政675.43億元,占2018年資助總額的33.06%,比上年增加59.04億元,增幅9.58%;地方財政614.65億元,占2018年資助總額的30.09%,比上年增加20.43億元,增幅3.44%。
財政資金占當年資助資金(不含免費教科書和營養(yǎng)膳食補助)的比例為63.15%,財政投入是國家學生資助經(jīng)費的主要來源。
各學段財政投入占比情況為:學前教育財政投入占學前資助總額的96.93%;義務教育均為財政資金;中職教育財政投入占中職資助資金總額的71.06%;普通高中財政投入占普通高中資助資金總額的92.79%;普通高校財政投入占普通高校資助資金總額的46.10%。
(四)學校和社會投入超過750億元,增幅12%
2018年,高校國家助學貸款、學校投入、社會投入(包括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捐助等)共752.87億元,比上年增加81.34億元,增幅12.11%。
其中:
1.高校國家助學貸款:全年共發(fā)放貸款325.54億元,較上年增加41.34億元,增幅14.55%。
2.學校投入:學校從事業(yè)收入中安排的資助支出291.97億元,較上年增加34.33億元,增幅13.32%。
3.社會投入: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捐助等資助資金共135.36億元,較上年增加5.67億元,增幅4.37%。
黨和國家學生資助政策的全面落實,為保障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jīng)濟困難而失學,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公平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2018年學生資助重點推進的幾項工作
(一)不斷推進資助育人。各地各校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重視培養(yǎng)受助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加強勵志教育、誠信教育和社會責任感教育,著力構建包括物質幫助、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等方面有效融合的長效機制。2018年,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不斷打造育人亮點,組織開展了系列資助育人活動。如“誠信教育月”“防詐騙警示教育月”活動;第五屆“助學?筑夢?鑄人”主題征文宣傳活動;第二屆“資助育人?文化藝術進校園”活動;成立了“中國學生資助志愿者服務組織”,聘請國家獎學金獲得者擔任“宣傳形象大使”,組織廣大青年學生深入貧困地區(qū)宣傳國家資助政策;聯(lián)合組織“2018屆北京高校畢業(yè)生助學?勵志專場招聘會”“2018年秋季助學?勵志專場招聘會”等。通過這些活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二)全面加強規(guī)范管理
各地各校按照財政部、教育部要求,在2017年“全國學生資助規(guī)范管理年”活動的基礎上,開展規(guī)范管理“回頭看”,從規(guī)范管理制度、規(guī)范監(jiān)管責任、規(guī)范資助程序、規(guī)范資金管理、規(guī)范信息管理、規(guī)范機構隊伍建設等方面,進一步鞏固提高了學生資助規(guī)范化管理水平。
(三)推動助學貸款工作標準化
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與國家開發(fā)銀行聯(lián)合印發(fā)了《關于加強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受理標準化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推動貸款設備標準化、操作流程規(guī)范化、檔案管理電子化,提高了助學貸款辦理效率。
(四)資助工作更加暖心
各地各校以學生為本,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把困難學生利益放在前、把資助工作做在前,讓資助工作更貼心更暖心。一是提前發(fā)布資助預警。在開學前后,通過教育部網(wǎng)站、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網(wǎng)站等平臺多次發(fā)布學生資助預警,提醒廣大學生與家長警惕不良校園網(wǎng)貸陷阱,防范各種詐騙行為。二是全天候宣傳政策。在春季開學前后,通過各種媒體宣傳資助政策;在中考、高考前,發(fā)布致初中、高中畢業(yè)生“兩封信”;在大學新生錄取書中附送《國家資助,助你飛翔——高校本??茖W生資助政策簡介》;在秋季開學前后,協(xié)調(diào)三大通信運營商發(fā)送資助政策宣傳公益短信。三是提前開通熱線電話。教育部提前開通高校學生資助服務熱線,延長服務期限,同時督促全國各地各高校全部開通資助熱線電話,為廣大學生和家長提供政策咨詢和服務。四是助學貸款辦理時間和窗口前移。去年暑期,各地生源地助學貸款受理工作提前半個月啟動,不少地方將貸款受理點前移至鄉(xiāng)鎮(zhèn)、高中等。同時,實行高中預申請和預約辦理,在貸款受理高峰期,實行錯峰受理、分片受理。五是綠色通道更暢通。全國不少高校開通了網(wǎng)上“綠色通道”,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在家中就可以辦理相關申請手續(xù),在入學前就吃了定心丸。全國高校在新生報到現(xiàn)場設立“綠色通道”專區(qū),“一站式”完成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入學手續(xù)。
三、2019年學生資助工作重點
2019年,學生資助工作總體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進一步完善學生資助政策,大力推進精準資助和資助育人,寫好新時代學生資助“奮進之筆”,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以優(yōu)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具體講,2019年學生資助工作的重點,是在進一步完善學生資助政策的同時,著力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推進精準資助。推動各地各校認真落實《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做好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制定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認定辦法,讓認定更符合實際,更有說服力,做到陳寶生部長要求的“人本化認定、動態(tài)化認定、精準式認定”,努力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二是推進資助育人。強化資助育人理念,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融入學生資助工作全過程。推動各地各校繼續(xù)開展學生資助志愿者服務、誠信教育、防詐騙警示教育。促進各校形成全員參與、各部門配合、各個教育教學環(huán)節(jié)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的資助育人機制,對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身心發(fā)展、道德品質培養(yǎng)、學業(yè)幫扶、就業(yè)指導等方面給予更多的關懷和幫助。
三是強化規(guī)范管理。推動各地各校加強學生資助工作標準化建設,進一步推進規(guī)范管理,不斷提升學生資助規(guī)范化管理水平。加強投訴舉報受理工作,嚴肅查處違規(guī)違紀行為。
四是擴大資助宣傳。2019年,我們要繼續(xù)加大在宣傳方面的力度,不斷創(chuàng)新宣傳形式和載體,抓住關鍵時間節(jié)點,開展主題突出、內(nèi)容豐富的宣傳活動。繼續(xù)開通暑期高校學生資助熱線電話,加大“中國學生資助”微信公眾號宣傳力度。指導各地各校做好學生資助輿情應對與應急處置工作,積極穩(wěn)妥應對突發(fā)事件。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cellautomat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