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實習生 陳玲) 近日,“致敬科普前輩,共筑科學夢想——李毓佩科普創(chuàng)作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此次研討會旨在向以李毓佩老師為代表的科普前輩致敬,傳承他們獻身科學的崇高使命,弘揚他們傳播新知的寶貴精神,共筑科學夢,共圓中國夢。
會上,來自山東文藝出版社、海豚出版社、湖北科技出版社、長江少兒出版社的編輯以及讀者代表分享了他們參與編輯李毓佩著作的感受和收獲。
專家們認為,李毓佩的作品將抽象的數學文化與符號用充滿趣味的方式展現給兒童,這在中國科普創(chuàng)作領域是獨樹一幟的,是科學性、通俗性、趣味性的完美結合。同時,他的作品植根于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學素養(yǎng)和文化內涵。他所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也已經成為數學科普領域的經典IP形象。此外,專家們還對繁榮科普創(chuàng)作的相關議題進行了討論,提出應當加強科普評論,重視對優(yōu)秀科普作品的研究和推廣。專家們還對如何推進以李毓佩作品為代表的優(yōu)秀科普作品的國家化、產業(yè)化發(fā)展提出了建議。
研討會上,李毓佩分享了自己進行科普創(chuàng)作的歷程和收獲。他表示,數學是有思想的,數學思想的灌輸是數學科普作品中很重要的內容,自己為兒童寫作了40年,不僅希望幫助他們提高數學成績,更希望能讓他們受到數學思想的熏陶。最后,李毓佩還表示,雖然已年過八旬,但仍會盡心竭力地為中國科普事業(yè)做出自己的貢獻。
生于1938年的李毓佩,是首都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數學科普作家、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名譽理事,1977年開始從事數學科普創(chuàng)作,40余年來為少年兒童創(chuàng)作科普作品百余部,塑造了一系列廣為讀者喜愛的數學形象,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數學爺爺”,其中,有40多部作品在港臺地區(qū)出版,有15部作品在韓國翻譯出版,他曾獲得包括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在內的各級獎項,以談祥柏、張景中一同被譽為“中國數學科普三駕馬車”。
據悉,研討會由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主辦、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和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聯合承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cellautomat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