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10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將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向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分別授予“共和國勛章”“友誼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獎章。
在這些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有一位從中學課堂里成長起來的“人民教育家”于漪。她是基礎教育界唯一獲此殊榮者。于漪老師1951年從復旦大學畢業(yè)后,至今68年,從未離開基礎教育。她從語文教學改革起步,推動全國語文課程教學綜合改革,研究教師教育,培養(yǎng)一大批青年教師,被譽為“精心育人的一代師表、潛心教改的一面旗幟”。
她被評為首批語文特級教師,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為首批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首屆全國教書育人楷模。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于漪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2019年9月,于漪入選新中國成立70年“最美奮斗者”。2019年9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授予于漪“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
于漪老師為何能從一位教師成長為“人民教育家”?她到底有哪些過人之處?她的重要貢獻是什么?她為何如此有魅力?《人民教育》雜志特推出獨家報道,以表達對于漪老師的崇高敬意和熱烈祝賀!也期待更多的基礎教育工作者以于漪老師為榜樣,擔負起并完成好新時代立德樹人的重要使命!
9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根據(jù)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授予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決定,授予42人國家勛章、國家榮譽稱號。其中,新中國培養(yǎng)的第一代語文教師于漪獲得“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是基礎教育領域唯一獲此殊榮者。
榮耀屬于最美奮斗者。1951年,于漪從復旦大學畢業(yè)走上教師崗位,迄今68載,從未離開她熱愛的基礎教育園地,她的教育思想影響和感召著幾代中小學教師,并將影響和感召更多的教育人。
于漪是一線課堂里生長的“人民教育家”。深沉的家國情懷、人民情懷,深厚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底蘊以及高度的教育專業(yè)自覺與強大的教育自信,形成于漪教育人生的鮮明特質(zhì)。
01
“‘一切為民族’成為鑄造師魂的基因”
于漪生于長于一個風雨如磐的年代。1937年,日本侵略者鐵蹄長驅(qū)直入,家鄉(xiāng)危在旦夕,于漪就讀的江蘇鎮(zhèn)江薛家巷小學即將解散。一天下午,音樂老師教同學們唱《蘇武牧羊》:“蘇武留胡節(jié)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飲血,饑吞氈,牧羊北海邊……”盡管曲調(diào)溫柔敦厚,節(jié)拍緩慢,但老師邊解釋邊打著節(jié)拍唱,邊唱邊一句句解釋,眼中含著淚水,這些七八歲的孩子被深深感染了……“我心中第一次闖進了‘祖國’‘氣節(jié)’‘亡國奴’這些大字眼,似乎一下長大了許多。從此,這首歌不斷在我胸中激蕩,構(gòu)成了生命的一部分,年輕老師眼含淚水教唱的形象經(jīng)常在腦中縈繞?!庇阡羯钋榈卣f:“我的愛國思想起源于小學這一堂課?!?/p>
“現(xiàn)在想來,在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老師是用‘心’在歌唱,喚起我們幼小心靈的覺醒。當年的我,幼小的心靈第一次受到如此的震動。就像都德《最后一課》中的小弗朗士一樣,這一課,我永遠忘不了。”
連天炮火中,于漪輾轉(zhuǎn)求學,考到鎮(zhèn)江中學。在物質(zhì)條件、求學環(huán)境極其艱苦的情形下,老師悉心教導,她和同學們求知若渴,心中生發(fā)一個明確而堅定的目標。
“求學為什么?從愚昧走向文明,就要立志為解救苦難的民族于水深火熱之中……”老師激昂的話語揭示了求學的目的,樹立起做人的標桿?!盀榇?,我們風華正茂的學生孜孜矻矻,努力進取,把物質(zhì)生活的貧乏、艱難踩在腳下,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實與歡樂。鎮(zhèn)江中學‘一切為民族’校訓,擲地鏗鏘,成為我鑄造師魂的基因?!?/p>
1947年,18歲的于漪考入復旦大學教育系。大學里,曹孚、周予等教授嚴謹治學的品格和精神,深深地影響了她,滋養(yǎng)了她深厚的學識基礎。于漪說:“回想自己小學、中學、大學求學的經(jīng)歷,我真是一個幸運兒,所以我當教師以后,一直是帶著感恩的心在工作?!?/p>
1951年的大學畢業(yè)生,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實行全國統(tǒng)一分配。即將走上教師崗位的于漪,立志要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
奮斗,是于漪人生的背景色。在60多年的教育教學中,她從未間斷過與艱難困苦作斗爭。大學專業(yè)是教育,由于工作需要改教高中歷史,正當教學有點眉目之際,又由于工作需要,改教高中語文。“隔行如隔山,各學科自有自己的性質(zhì)、功能、知識體系、教學內(nèi)容、教學要求,怎么可能一下子駕輕就熟?但再難也要擔當,工作就是克服困難。”
經(jīng)歷過生活的顛沛流離、艱難困苦,于漪倍加珍視教師崗位,也更清楚百廢待舉的國家民族需要。她把全部的才情和汗水都奉獻給鐘愛的教育事業(yè),奉獻給自己熱愛的學生。“熱愛祖國,首先要積極投入祖國建設,熱愛自己的專業(yè),刻苦鉆研,以身相許?!?68年來,于漪是這么說的,更是這么做的。
“一切為民族”,早已鐫刻心底,不可磨滅。
02
“他們都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后代,都要用心教,盡心盡力教”
于漪說,基礎教育是沒有選擇性的,因為教育是愛的事業(yè),只要是生長在我們這片土地上的孩子,我們都有責任盡心盡力把他們教好,“教師要善待每一個孩子”。
“做人第一要心地善良,第二要勤勞,自己吃點虧吃點苦,沒有什么了不起,只要力所能及都要幫助別人……”母親的話影響了于漪的一生。
家訪的時候,于漪看到有的孩子家庭困難,難過得流下了眼淚。于漪把積蓄用在學生們身上,生活用品、學習用品,甚至是學生家里的困難她都盡力承擔?!皩W生身上的事,都是我教師心上的事,學生都是你的兒女。所以,師愛超越親子之愛。不管校長也好,年輕教師也好,頂頂重要的就是要有高尚的情懷?!?/p>
在于漪眼里,每一個孩子都是國家的寶貝、家庭的寶貝?!翱鬃釉趦汕Ф嗄昵熬椭v過‘有教無類’,好的生源要教,困難的生源也要教。他們都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后代,都要用心教,盡心盡力教?!?/p>
一輩子做教師,于漪沒有在名校做過教師。也許,這也是一種成就“人民教育家”的獨特經(jīng)歷。
“文革”期間,于漪整整十年被“罰”教非常差的班級。這些亂班、差班的孩子,家庭環(huán)境差、學習積極性差、接受性很差、行為能力差。“培養(yǎng)一個孩子,哪里只是傳授知識啊,那是心血澆灌?。∥以?jīng)教過一個學生,全校沒有辦法了,來到我的班級。我把這個小孩帶到家里,點點滴滴陪伴、教育,后來這孩子變好了。亂班帶出來了,我真的差點丟半條命??!”
“回過頭來想,這十年讓我?guī)Р畎唷y班,對我是極大的培養(yǎng)。”從初一到高三,于漪什么層面的學生都教過,“面對過各個層面的學生,總在思考該用怎樣的教育方法使他們提高、成長,就會形成有效的教學經(jīng)驗”。
2008年,上海市普陀區(qū)桃浦基礎教育聯(lián)合體成立。這里是上海市老化工基地,也是老百姓眼里的“教育洼地”。當基地倡導者、上海市桃浦中學老校長李金龍?zhí)岢稣堄阡糁笇?lián)合體工作時,于漪欣然應允,“我愿意做一名志愿者”。這里的學生,確實是平民的孩子,他們的前輩就是周恩來總理領導上海工人三次起義的參與者,為改變老百姓水深火熱的狀況奉獻了青春乃至生命,“他們的后代有權(quán)利接受良好的教育,健康地成長。要對得起我們的革命前輩”。11年來,于漪每年都要到桃浦,為教育洼地崛起義務作指導。
而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于漪剛剛退休,就有民辦學校開出60萬年薪聘她作“特別顧問”,她婉言謝絕。那時,于漪退休工資是每月一千多元?!拔倚欧钪袊幕疫€有點本事,我能夠培養(yǎng)師資,我?guī)Я藥状丶壗處煶鰜怼!边@些特級教師,于漪根據(jù)每個人不同的特點,“手把手”一點一點培養(yǎng)出來。為了培養(yǎng)更多教師,她還負責上海市名師基地、德育基地、種子教師基地的培養(yǎng)工作。于漪很感慨,又十分欣慰:“真的很累很累,但我覺得能夠把自己有限的經(jīng)驗,在別人身上開花結(jié)果,這就是一種幸福?!?/p>
03
“用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滴灌孩子的生命之魂”
什么叫教育?教育是“人之完成”,使學生從一個自然人培養(yǎng)成為一個社會合格公民。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教育又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要充分認識當代學生成長需要。于漪經(jīng)常勉勵青年教師,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教師重任在肩,要用正能量教育他們,讓他們成為有“中國心”的現(xiàn)代文明人,絕對不是“思想的矮子、解題的機器、分數(shù)的奴隸”。
2018年10月,于漪給上海市金鼎學校的教師開講座,主題是《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人學”》,她說,老子講“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大,把“人”和天、地、道放在一起,可見對“人”尊崇到什么程度;《左傳》講人是“神之主”,對人非常尊崇;儒家研究的是“人學”,就是人活在世上,怎樣才能把“人”活得更好,更有意義,更有價值?!坝弥袊幕幕揪竦喂嗪⒆拥纳?,讓他們有一個健康的人生,長成后為國服務,為民造福,這就是我們教師的人生意義和價值?!庇阡粽f。
于漪自己也沒有想到,一些學生畢業(yè)多年,回來看望她,竟然能把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前教的課、說的話都背出來?!坝诶蠋?,您在教《長江大橋》時寫的板書,您在教《文天祥傳》時說的話,我們都記得清清楚楚……”
老師,您是這樣講的:文天祥被殺害后,他夫人在他衣袋里看見一張紙條,上面第一句寫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第二句是“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蹦f,讀書為什么?為做大官?做大款?讀書是為了明做人之理,明報效國家之理,沒有國,哪來家?沒有素質(zhì)良好的國民,沒有德才學出眾的人才,我們國家怎么能夠發(fā)展……
老師,您說中華文化哺育了一代一代的優(yōu)秀中國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梁。中華民族歷經(jīng)內(nèi)憂外患而不衰,就是這些中國脊梁支撐著我們的社會發(fā)展,讓百姓過上好的生活。
學生寫給于漪老師的信
季羨林先生說,好人就是碰到事情有60%能想到別人。“教師何止60%想到別人,70%、80%、90%都是想到學生,因此教師都是大好人,一輩子為了培養(yǎng)孩子。”于漪說道,有中國文化的基因在身上,就會覺得自己有力量,就能夠高尚起來,因為人有兩個基因,第一個是世代遺傳血統(tǒng)的基因,第二個是民族文化的基因?!罢嬉兄x老祖宗創(chuàng)造了這樣優(yōu)秀的文化,傳承給我們中國文化的基因”。
什么叫“活著”?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教人做君子乃至圣人?!拔覀円幾鰞?yōu)秀教師,做卓越教師,把自己融進教育事業(yè)中,把孩子培養(yǎng)成國家有用人才、專門人才、卓越人才,這是我們活著的意義和價值,這就叫‘我活著’”。
一輩子做中學語文教師的于漪,講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也是“滿堂彩”,青年教師聽得如癡如醉。于漪自己,正是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沃土中生長的“好大一棵樹”。
04
“要把教育做到骨頭縫里頭,每節(jié)課都有你的信念、情操、學識在閃光”
于漪認為,學生發(fā)展是教育的第一立場。教育的根本動力來自學生的內(nèi)心需求、成長需求。我們講了多少年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但是要做到很不容易。
聽過于漪課的人都嘆服不已。然而,正如冰心老人所說:“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xiàn)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庇阡舾叱吭降慕逃虒W境界,何嘗不是這樣得來?!拔夜ぷ鞯臅r候,一直是超負荷,二十幾歲就吐血,胃出血是噴出來的。”
教學質(zhì)量就這樣漸趨上乘,于漪卻說:“我上完課后總覺得有毛病?!泵看握n后反思,寫兩個方面:一是學生的閃光點;二是自己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為什么?“累累的創(chuàng)傷,就是生命給你的最好東西,因為在每個創(chuàng)傷上面都標志著前進的一步。”
她激勵青年教師,吳天明導演的《百鳥朝鳳》,講一個道理:什么人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比如說嗩吶,要吹奏得好非常難。影片中的焦三爺說,要把嗩吶吹到骨頭縫里頭才行。“我們教書育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的成長,要有把教育做到極致的追求?!北热缯f升國旗時要唱國歌,國歌是在什么年代產(chǎn)生的,為什么現(xiàn)在還要唱,一共84個字,37小節(jié),到底有什么樣的價值,什么樣的靈魂在里頭,這些必須讓孩子知道?!罢嬲囵B(yǎng)孩子健康成長、成人,到骨頭縫里頭了,智慧才會大發(fā)芽?!?/p>
于漪說,教師一個肩膀挑著學生的現(xiàn)在,一個肩膀挑著國家的未來,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了每個孩子的幸福成長,為了家家戶戶的幸福,“真的要把教育做到骨頭縫里頭,拿出心血,拿出智慧,來創(chuàng)造我們教育的燦爛”。
什么叫教課?教課就是全身心投入,用生命歌唱。于漪說:“我們老師的課不僅是上在課堂上,是教到學生身上,教到學生心中?!睆恼n的質(zhì)量到人的精神,努力做到每節(jié)課都有亮點,都有耐人咀嚼、耐人尋味的東西,經(jīng)得起聽,不同層面學生都能受益,都有滿足感和上進心;每節(jié)課都有你的信念、情操、學識在閃光。
培養(yǎng)青年教師,于漪孜孜不倦,身體力行,幾十年如一日。即便近年已是耄耋之年,只要健康狀況允許,她就會“沉到”一線課堂。
2015年5月,于漪在上海市青浦區(qū)崧澤學校聽《上海的弄堂》之后,她點評道:要上好一堂語文課,一定要做好學情分析,研究學生,研究教材,要抓住文章的關鍵詞句,提綱挈領,整體性理解課文?,F(xiàn)在的學情分析,往往對孩子估計過低。研究孩子,要包括孩子的知識世界、生活世界、心靈世界。教師上課不能只講知識,還要指導學習方法,也要講情感。我們的課堂不能成為情感的鹽堿地!優(yōu)秀教師要具有文化判斷力,要具有教育判斷力。
2015年10月,于漪在上海市實驗學校附屬光明學校聽《羅布泊,消逝的仙湖》,她點評道:教改可以講很多新名詞,但如同一個人手上戴了許多戒指,會掩蓋了本真。中國的教改實驗太少了,屠呦呦實驗青蒿素,前后失敗了190次。我們的教改似乎都是成功的,沒有失敗,這不可能。教師必須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和學生共同成長。一個不會成長、不會發(fā)展的教師,他的工作思路也會越來越窄。如果在教學實踐中你的精神能不斷成長,工作就有勃勃生機。再好的老師也不能代替學生學習,教師頂大的作用就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每一節(jié)課,一定讓學生學到知識,能力得到培養(yǎng),思維得到鍛煉,智力和想象力得到開發(fā)。
2018年5月,于漪在上海市青浦區(qū)清河灣中學聽課,內(nèi)容是語文教學研究課“教學內(nèi)容的確定”。她聽課后點評:在教學中,我們經(jīng)?;ǚ浅6嗟臅r間研究怎么教,但怎么教是一個方法問題,最最重要的應該是教什么。過去我們滿堂灌,是教師在展示自己的口才、自己的思路;但是今日的課堂,應該是在教師指導之下,學生聽說讀寫的一個理解和訓練的場所。年輕教師要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我的課哪些是好的?為什么好?還有哪些不周到?為什么還不周到?這樣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就能夠發(fā)現(xiàn)語文教學規(guī)律,久而久之就成為專家。一定要樹立自信,要有自強不息的精神,不斷地超越自己……
05
“堅守中國立場,擁有世界視野,以教育自信創(chuàng)建自信的教育”
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既要回應現(xiàn)實關切,又要展望未來圖景,也要認認真真回顧歷史。歷史是理智的啟迪,它給追求理想的人新的起跑線,從中吮吸精華,能增強民族自信。于漪說:“我們中國人應該有自己的教育自信。中國偌大的教育群體,一定要有自己的話語權(quán),而這個話語權(quán)是建立在我們扎扎實實艱苦奮斗基礎上?!?/p>
2017年2月,于漪在《人民教育》刊發(fā)《以教育自信創(chuàng)建自信的教育》。文章寫道:中國不是教育窮國,歷來尊師重教,從孔子到蔡元培,留下了豐厚的教育遺產(chǎn),其中精華仍光照人間。如:以人為本,追求理想與人格的完美;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學思結(jié)合;務本求實,匡時濟世;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等等教育核心價值、核心理念,千百年來無數(shù)仁人志士探討、實踐、批判、修正、提升,積累了極其豐富的正反兩方面的經(jīng)驗,昭示后人讀書與做人需緊密結(jié)合,讀書為明理,明做人之理,明報效天下之理,“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不斷自我修養(yǎng),達到“至善”的境界。北宋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更是把育人的終極價值推到極致。
“我們有的時候,‘他信力’太厲害了,不是自信,老是要照抄照搬,名詞術(shù)語一大堆。我是學教育出身的,所以任何的教育口號一看以后,似曾相識。”于漪說:“所有的教育理論、教育理念,都是在特定的時代和特定的地域產(chǎn)生的,它不可能都是普世的,你一定要放開眼光,挑選適合我們本土的,適合我的老師、我的學校、我的孩子的。”
傳統(tǒng)教育中有精華,有糟粕,采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態(tài)度,做具體的、實事求是的分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精華也要應時代需求而加以發(fā)展,使其更具豐富內(nèi)涵,更顯育人光彩?!叭缛舨扇√摕o主義態(tài)度,連我們教育的根在何處,魂在哪里都不知曉,那只能隨風飄蕩,聽憑他人說短長了?!?/p>
于漪寫道: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在一窮二白的地基上,用有限的教育經(jīng)費,辦規(guī)模極大的教育,彰顯的是中國人的志氣和艱苦奮斗的精神;自我認識,自我挑戰(zhàn),邊干邊行邊改進,積蓄改革的動力,渴望力爭上游成為發(fā)展的現(xiàn)實。
即使到基層學校,校園里有些美麗的風景至今讓人懷念。主題班會上,十六七歲的高中生談學習動機,談人生夢想,交流碰撞,那份熱情、那份豪邁令人欣喜。清晨陽光還未露臉,操場上長跑的學生已熙熙攘攘,為祖國鍛煉身體,強壯體魄。下午放學后,操場上龍騰虎躍,各種體育鍛煉,跑的、跳的,各種球類競賽,歡聲笑語。文學講座,科普講座,學生社團活動,座無虛席,那種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美景,難道不是教育的寶貴財富嗎?班級基本是學生自主管理,學生干部起核心作用,教師當參謀、作指導,學生自治自律能力在實踐中獲得鍛煉獲和提高,這不也是很有價值的教育財富嗎?
教育從來是國家的、民族的事業(yè),任何國家均如此。它的核心是價值塑造、價值追求。我們教育追求的價值觀是培養(yǎng)我們的教育對象深刻領悟并身體力行,中國人就是中國人,要熱愛中國,為中國服務,奉獻是天職,是自己的責任擔當。這個價值一旦丟失,教育就失魂落魄,丟了民族精神的根、愛國主義的魂,于國于民都會發(fā)生危機。
“堅守中國立場,擁有世界視野,以教育自信創(chuàng)建自信的教育,走自己的路,我們的定力將更強大,我們的前途會更寬廣?!庇阡舫錆M深情和希冀。
五千年中華文明燦爛輝煌、綿延不斷,中國教育現(xiàn)代化進程如火如荼、任重道遠,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中,在悠久文明與現(xiàn)代教育偉大的歷史交會處,必定有更加輝煌的教育新篇章。當然,正如于漪所說,要“建立在我們扎扎實實艱苦奮斗基礎上”。(本文作者任國平系《人民教育》記者)
主要參考資料 |
1.于漪:《歲月如歌》(手稿珍藏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2.于漪老師2008年以來在上海市普陀區(qū)桃浦基礎教育聯(lián)合體歷屆年會上的發(fā)言。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cellautomata.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