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轉型系列③
今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要深化育人關鍵環(huán)節(jié)和重要領域的改革,通過深化考試命題改革,優(yōu)化考試內容,突出立德樹人導向,重點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穩(wěn)步推進高校招生改革,逐步改變單純以考試成績評價錄取學生的傾向,引導高中學校轉變育人方式、發(fā)展素質教育。
作為首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份之一,上海市在新高考改革實踐中,始終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增加學生的選擇權、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為改革的基本要義,著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考試評價體系,通過高考命題和大學招生錄取方式的改革來倒逼高中學校學生培養(yǎng)方式的變革,著力實現學生成長、國家選才和社會公平的有機統(tǒng)一。
變革育人方式,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新高考改革的5年,對上海市普通高中的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已經產生深刻的影響。從課程建設的角度看,從原來比較單一的課程設置轉向多樣化的、可選擇的課程群,為學生選擇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和路徑提供了更多可能;從課堂教學的角度看,普遍從單純的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轉向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著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新高考改革在打破文理分科的界限、撬動高中課程多樣化建設的同時,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更大自主選擇權,讓高考從“標配模式”走向“自選模式”。上海中學、華師大二附中、復旦附中等學校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在高中學業(yè)水平等級考相關課程的設置上,每一屆都有18—20種選科組合,確保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與此同時,各校著力健全選考機制,探索大學和高中聯(lián)動發(fā)展,促使學生選考情況與國家人才選拔培養(yǎng)需求相統(tǒng)一,有效搭建起學生理想與國家需要之間的彩虹橋。
為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上海市普通高中借新高考改革的東風,加強了創(chuàng)新實驗室的建設,到2020年,每所普通高中都將建立起一個以上的創(chuàng)新實驗室,以此來推動學校的課程建設,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例如,七寶中學聯(lián)合校外專業(yè)機構建設了16個專題創(chuàng)新實驗室,配置了先進的儀器設備,形成了“智慧與創(chuàng)造”大理科系列課程以及“文化與人生”大文科系列課程,給學生提供豐富的課程選擇;曹楊中學依托“環(huán)境素養(yǎng)培育”特色課程體系,構建了10余個“環(huán)境 科技”類創(chuàng)新實驗室,為學生動手實踐提供場所,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
堅持立德樹人,探索構建全面育人的評價體系
2019年的上海高考試題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著力把立德樹人這一教育的根本任務貫徹到命題的全過程中,在注重對考生素質和能力考查的同時,增強對德、體、美、勞的考查和引導,結合紙筆考試的特點,探索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考查體系。有不少試題很有新意,得到了廣泛的好評。
比如,上海市高考語文作文試題以“中國味”為引子,使考生通過尋找、體會、領悟、思考“中國味”,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通過品味“中國味”,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考以德育人、以文化人,提升考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yǎng)。
英語試卷的閱讀理解講述了一位家境貧寒的女孩通過辛勤勞動為家庭分憂解難的感人故事,引導學生熱愛勞動,勇于承擔家庭責任,保持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生命科學等級考試卷用各種生活場景測評學生的“穩(wěn)態(tài)與平衡”等生命觀念及在情境中加以應用的能力,倡導體育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近視的預防”一題,通過對相關實驗數據的呈現,讓學生知道充足日間光照對視力發(fā)育的重要性,既考查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向學生傳遞了“白天多進行戶外活動能夠預防近視”的健康生活觀念。
在當下的教育環(huán)境下,高考指揮棒的作用還是不能忽視的。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高考命題比較注重對學科知識、能力和方法的考查,較少關注這些知識背后的德育、美育等因素。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一些學校確實存在著智育第一,唯分數、唯升學等問題。
其實,德智體美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貫穿在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中。舉個例子來說,讓學生做課間操,是體育;做操過程讓學生明白隊伍要整齊、動作要到位,是智育;而做操時的一絲不茍、全神貫注,則是德育;全班同學展現出來的和諧秩序、颯爽英姿,又是美的體現。知識只是一個載體,其背后的價值才是根本的目標。
通過在命題中探索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考查體系,對著力扭轉普通高中片面應試教育的傾向,構建全面育人的培養(yǎng)體系,將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
綜合評價錄取,破解唯分數頑瘴痼疾初顯成效
《意見》明確提出,要把綜合素質評價作為發(fā)展素質教育、轉變育人方式的重要制度,強化其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導向作用。上海市高考綜合改革中,高校選拔錄取方式改革的核心是“兩依據一參考”,即依據統(tǒng)一高考成績、依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進行錄取。
其中,高考投檔成績占60%,這是第一個“依據”,高中學業(yè)水平合格性考試成績占10%,這是第二個“依據”,校測成績占30%,這其中就用到了“一參考”,即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相關記錄,比如學生志愿服務的記錄、研究性學習活動以及課題研究報告、學科特長、身心健康狀況等。
高考成績的權重下降到了60%,打破了長期以來唯分數論、高考成績作為唯一選拔標準的格局,更加關注考生的全面發(fā)展、專業(yè)特長和創(chuàng)新潛質。
今年,上海市進一步擴大綜合評價錄取的院校范圍,共有11所高校參與其中。每所參與綜合評價錄取的高校都非常重視這項工作,在招生工作開始之前就向社會公布招生簡章,詳細說明招生的相關規(guī)則,并制定了從信息發(fā)布、接受申請、資格初審、校測面試,到確定擬錄取名單等全流程的管理制度,確保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做到公平公正。
上海還率先將學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并引入學校、社會共同參與的制度設計,合力構建校內外育人共同體,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浦東新區(qū)面對地域廣、學校多、學生實踐崗位需求量大的實際情況,突出領導協(xié)調機制、安全保障機制、組織指導機制、經費補貼機制、評估激勵機制,為志愿服務的常態(tài)化提供了保證。
虹口區(qū)教育局為了深入推進美育工作,著力推進區(qū)級層面的戲劇特色社會實踐課程建設,每年推出一部本區(qū)高中學生主演的原創(chuàng)大型舞臺劇,在以文化人的過程中,豐富了區(qū)域的特色課程體系。
實踐證明,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一是引導普通高中開展豐富多彩的素質教育活動,在促進學校特色多樣發(fā)展的同時,著力實現全面發(fā)展的育人目標;二是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的個性特長等得到了有效的體現,過程性學習評價的多元信息,讓我們在評價學生時多了幾把尺子;三是高校招生過程中要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上述實踐為高校招生提供了依據。放眼未來,通過對考生綜合素養(yǎng)、學科特長、實踐能力的充分考查,選拔出綜合能力突出的群體,未來發(fā)展也一定會呈現更加綜合和多元的前景。
(作者單位:上海市教育考試院)
《中國教育報》2019年11月12日第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cellautomata.net All Rights Reserved.